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产业资讯 > 要闻 >

大医道·大名医

2015-04-21 09:40 来源: 环球财经网 
摘要: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志,普同一等,皆如至尊之

ˉˉ访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血管病医院业务院长安毅

墨扬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志,普同一等,皆如至尊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律吉凶,护惜生命。如此可为苍生大医。”

——孙思邈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青岛市南有山曰湛山,山不高,却因有座常年香火不断的湛山寺而很有名。与湛山相匹美,湛山寺东邻有座山东省卫生厅直属的医院——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血管病医院,因业务院长安毅仁心仁术、声名远播,天天车水马龙。

  一个“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冬日,笔者来这里采访。一进医院区,迎门泰山石上一首《湛山赋》映入眼帘:

  郁郁湛山,海山之间;碧托霞蔚,滴翠超凡;千诚来谒,万善渊源;佛光普照,仁爱虔虔;肇始医术;精英硕灿;群贤论道,悬壶山前;朝有晨钟书人朗朗美乐,晚有暮鼓佳丽翩翩倩影;病家愁来而欢笑去,医家智出而美誉来。

  嗟夫,蹉跎十年,非摧而门窗破,无战而弹痕留;人心向背,兄弟阋墙;家道中败,浑天无日;前途未卜,群心离散。

  欣感,改革盛世,百废待兴,勃兴湛山精神,众志成城。百舸争流,千帆劲发,荡涤陈年淤腐;千夫抵力,万众瞩目,拓展盛世鸿图。

  风雨湛山,吞东海红日,壮雄勃真阳;吸渤海晓月,润丹心至阴;精诚为民,厚积薄发,仁济芸芸众生;拳拳报国,忍辱负重,俯首百姓黎民。坦荡湛山情,不求荣耀于世,但求立起沉疴;不求虚禄富贵,不畏世言误我。

  感我湛山,叹我湛山;湛山之志,寄于沧海,付于云端,湛山情系齐鲁,湛山梦廻崂山。

  文末落款:“安毅2019年9月14日黄昏书于万里云端”。

  安毅是谁?何以于万里云端有这等感怀?又何以如此洞察世事、豪气干云?作者是不是我要采访的主人公、心血管病医院业务院长安毅?

  从院办助理崔甜那儿,迅即得到了证实。嗬,未见其人,先见美文,一个儒医印象油然而生!

  在院办落座后,崔助理给了我一份安毅个人简介: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一届脑心同治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介入医学工程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远程心脏监测工作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四届心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定期考核心血管内科专业编辑委员会委员。

  ——山东中西医结合学会脑心同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学会介入心血管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委员。

  ——青岛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脑心同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青岛市医学会心血管介入分会主任委员,青岛市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副主任委员,青岛市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专科分会第六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青岛市卫生系列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荣获中华医学会山东省心血管病学 “杰出介入专家”;担任青岛人民广播电台名医讲坛栏目首席医学顾问;担纲及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卫生厅基金项目、青岛市科技项目多项,获山东省教育厅科研成果一等奖1项,省市级二三等奖多项,国家级发明专利1项,发表SCI、EM等收录论文20余篇,中华及国家核心期刊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4部。

  看完这些头衔和成就,我惊讶了:凡是业内人都知道,对于一个医者来说,这其中任何一个头衔和成就的背后,都象征着医学的征服,矗立着医学的山峰。

  正是这种惊讶,我对安毅充满了好奇:他该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倘若不见安毅本人,而是仅凭《湛山赋》和一连串的头衔猜度,保准你会以为他是一位年高的长者。然而,当见了安毅本人,如日中天的年龄、时代前沿的学识、先进的人才观、超前的发展理念,都让我眼前一亮:呀,原来他这么年轻!

  安毅,1965年7月出生,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34岁就担任了正高职。现在是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指导导师。不到50岁的年龄,已带出了50名硕士研究生、10名博士研究生。眼下,他的这些弟子,或活跃在院校科研机构,或支撑在医院临床岗位,大多是同行业、同专业中的佼佼者。

  其实,一个人的年青,并不仅仅是生理上的。一个肉身生命要显现出年青的活力,更重要是思想理念、知识技能不断与变化着的客观世界相适应,做到知识不老、生存方式不老。如是,方称得上生命之树长青。否则,一个人尽管肉身正青春,但思想、知识、技能与外部环境不相应,实质上已经被这个社会淘汰了。安毅给予我的年轻印象,并不只是他年轻、英俊、干练的外表,更多的则是储存于其内身的学识、理念和医学创新。

  2000年,安毅医学博士后出站。面对物欲社会的诱惑和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风华正茂的医学博士后要想追求物欲的富足,得天独厚。然而,秉承“精诚为民”“拳拳报国”志的安毅,却脚踏实地地在医院当起了临床医生,苦苦追求冠状动脉复杂病变介入诊疗肌理和技术。14个寒暑易节,他斩获颇丰,尤其在冠状动脉复杂病变介入诊疗方面不断有新突破,如今已居国内领先位次。

  信息化思维下,谁抢先一步占据信息高点,谁就会得到快速发展。面对这一趋势,安毅审时度势,敏锐地提出了“向信息技术进军”的理念,以“荜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勇气,砍出了改变传统医疗会诊模式的“头板斧”:从2007年开始,依托独立的数字专线网络,运用导联远程动态心电监测仪的动态心电图记录功能和支持远程传输功能,在全国率先推行了远程医疗会诊系统,建立了覆盖青岛市七区六市近200个社区、乡镇、县市的远程医疗、远程心电会诊中心,在相隔数千公里的两地开展“远程诊断及会诊”、“远程医疗教育”、“远程病床监护”、“远程心电检测”等高清交互式会诊,形成了“院外指导、院内急救、整体治疗”的良性循环格局。

  眼下,该系统按国际标准建设、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受到社会各界的青睐,尤其青岛市医保体系对此更加重视,现已将远程会诊费及院际会诊费纳入医保报销范围,该医院也成为了青岛市开展远程会诊业务的第一批试点医院。

  先进器物具有划时代意义。谁拥有和掌握了先进器物,谁就可以重塑医疗结构,推动医疗水平升级。为此,安毅潜心开展区域性优势介入产业化科研项目。他主持的国家自然基金资助项目,以天然高分子聚合物壳聚糖的衍生物——羟丁基壳聚糖为材料,设计出了携载相关抗体的复合纳米载体并具温敏性的智能水疑胶涂层材料——海洋药物支架。该支架以保湿性能强、具有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为特质,以抑制平滑肌细胞过度增生、加速血管内皮化、防止血栓和再狭窄为肌理,依托海洋优势,将医学与海洋产业的相结合,成功实现了载药技术和温敏水凝胶技术在支架表面涂层材料研究上的结合和突破,居于全国领先地位,已成功申报国家级发明专利(专利201310682421.2)。

  安毅的时间非常宝贵。我作访谈时,正值他与胶州一家绝色蔬菜基地商谈,筹划借助医院刚研制成功的“无线网络生理参数监测仪”,为健康保健、患者治病打造“护理式家政保健”服务,让客户在家里就可以享受医疗服务和保健指导,并根据客体生理参数量身定做个性化饮食套餐。

  这一创造目前尚处于培育阶段,但安毅却非常自信地说,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们将更加注重保健,更加注重理念和饮食结构去预防疾病,一旦投入应用,市场巨大、愿景美好。

  新知识、新技术、新理念、新成果、新增长,让一个年轻的业务院长魅力四射!和安毅一起交谈,你会油然而生出一种感觉:他的胸腔里有一种激情在燃烧,让你整个人儿也跟着年轻了。

  采访安毅过程中,我脑海里始终萦绕着几个不便直言的问号:如此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在《湛山赋》中为何会有“蹉跎十年,非摧而门窗破,无战而弹痕留”的沉重?又为何会有“人心向背,兄弟阋墙;家道中败,浑天无日;前途未卜,群心离散”的感叹?

  当我敲开了我国著名心血管病专家、该院第一任院长朱震老的家门。看了年届85岁的老人用8年时间写就的一部30多万字的自传体纪实文学《三代医家之路》,从尚散发着油墨香的文字中,困扰于心头的问号似乎拉直了。

  朱震,山东青州人,1929年出生于青岛。山东省政协第四、第五、第六届委员,青岛医学院原副院长,创建青岛医科大学医学院心血管病医院并担任首任院长。是新中国第一批心血管病专家、中国恢复研究生制度后山东省第一批研究生导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资深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顾问,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客座教授。他发明的ZMCR-100型心脏急救仪获得第36届布鲁塞尔尤里卡世界发明金奖。

  心血管病医院在朱震的主持下,曾经有这样的辉煌:1994年6月18日医院正式开张,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吴阶平、山东省政协主席陆懋曾等一大批领导和专家前来参加落成剪彩;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院长、中国著名心内科专家方圻担任名誉院长并在医院办公;中国心血管内科奠基人、著名心脏病学专家黄宛教授,上海医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陈灏珠教授,朱震的学生、北京医科大学校长王德炳等十多位全国顶尖级专家都先后在此参加过门诊、会诊,盛况轰动山东,多名中央和山东省的领导到青岛都到这里看过病。

  心血管病医院也曾走过一段“马鞍形”的曲折:那是在2001年底朱震院长72岁高龄退休之后,由于缺失了与全国知名专家联系的链条,心血管病医院市场出现了萧条,加上医院管理、人才培养方面出现的问题,病床一度只能维持现状。医院在全国的影响,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记忆。

  采访到这里,我似乎理解了安毅坐在飞机上所写的《湛山赋》,明白了医院为何会在耀眼处勒石为记的奥秘所在。那是对“蹉跎十年”的留此存照、警示后人,也是为了前事不忘、后世之师。

  对朱震老的采访还在继续,但我分明感觉到,自己正在一步步走近人格的安毅

  ——凡大医都具有为天下苍生的大慈恻隐之心。安毅恰是如此。诸如介入手术,X光下手术对人体具有辐射作用,医理规程一个医生年手术量不能超过300~500例,但为了治病救人,为了患者亲人信任的目光,这些年安毅天天都在超负荷工作,个人年介入手术量都在1千余例,总量累计已近2万例。个中境界,不言自明。

  ——凡大医都具有“接地气”的百姓观。安毅正是这般。瞄准为广大百姓服务,他主持青岛市东部地区开通了全天候24小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生命绿色通道,成功实现了从急诊室到导管室90分钟内血管再通治疗,并与周围血管、颈动脉开展联台手术治疗,实现了多学科、多部位手术合作。他协调筹办了山东中西医结合学会脑心同治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开展“同圆中国梦·脑心同治·共铸中国心走基层”大型公益活动,将以人为本、以老百姓为本的理念贯彻到了基层;他牵头组织的“山大心海健康论坛”、“寰海复杂冠脉介入治疗经验交流会”,则搭建起了医院与国际、国内学术交流的平台,大大扩大了医院为老百姓服务的平台,也使医院比较好地实现了由传统研究机构向社会服务的职能转变。

  ——凡大医都有着强烈的人才观。安毅就是这样。他有一个信条:一个人创业可能会很平凡,一群人在一起创业就会创造奇迹。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他高度重视打造人才团队。一方面靠内在力量铸人才,通过传帮带,培养特别能战斗的人才群体。目前他担纲的心内科团队共有10人,3名博士后,4名博士,3名硕士;另一方面善于借助外脑,聘请中科院院士、上海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葛均波教授和新加坡全国心脏中心总监、新加坡国家医疗研究会主席林延龄教授,担任了心血管病医院客座教授,办讲座、搞研究,让“人才不为我所有,但为我所用”的思路,落在了地上。

  ——凡大医都有着时代的眼光。安毅的目光很远。在他的主导下,目前医院实施了品牌输出、人才协作、资本引入三种运营模式同步推进发展战略,与青岛辖区8所医院建立了以“协作、共赢、分享”为主旨的战略合作关系,逐步形成了符合国家卫计委医改方向的合作运营棋局。尤其是在协作医院中设立博士工作站和专家会诊中心,开通心血管病人的急救、会诊、转诊绿色通道及心脏信息远程会诊系统,让驻地百姓就近即可享受到心血管病医院专业人员的医疗服务,老百姓高兴点赞:功德无量、大医大德。

  “沉舟江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在心血管病研究界拼搏了一辈子的朱震老人,在我采访结束时,由衷地告诉我:“医院的领导接力棒如今传到了安毅的手里,我感到很欣慰!”

  欣慰来自于安毅个人的魅力征服?还是长者对后生的寄语?或许兼而有之。

  安毅正在做手术。

  患者叫任富,黑龙江七台河煤矿人,68岁,心肌梗塞,在当地作手术遇到了难题,慕名而来专找安毅作心脏支架手术。

  电脑荧屏上显示着病人的心肌状况:心脏主动脉血管有一处萎缩严重,几近堵塞。随着导入线缓缓输入,一个小球囊在导线上徐徐拓进,可以明显看到小球囊通过血管最狭窄处的奇妙——就像推开小河里的堵塞物,让河道流水通畅。须臾,一个更大一点儿的球囊跟过来了。医生告诉我,小球囊连续突击,目的是清理管道,为安置血管支架开辟通路。果然,当第二个小球囊拓过后,血管支架便继踵而至。当得血管支架被神奇地安置于既定位置,血管犹如河道被拓宽,血液顿时涓涓流淌。手术非常成功!

  这只是安毅做介入手术过程中的一个镜头。这些年,成千上万个患者,就是像任富一样在安毅精湛的医术下转危为安,也吸引了更多的患者慕名而来。

  手术成功——慕名而来——更多成功——更多慕名而来,这是一个赢得患者市场的良性循环,一个市场效益链!

  2006年,安毅执掌心血管病医院之前,医院的医疗效益仅在70万元左右,如今到了7000多万,整整增长了100倍。同时,安毅2007年接管了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东院区,专门用于扩大介入手术规模,每年效益都在8000万元以上。

  数据有数,数据的背后是什么?是患者和患者亲属对医院的信任,对医院医疗水平的信任。当然包括对安毅本人的信任。

  对此,安毅有自己的心得。他说,当医生,最美的价值是病人和病人家属感激的眼神。以治病救人为乐,以病人之乐而乐,是医者必须的普世价值,也是赢得患者信任的社会价值。

  说得真好啊!感人至深、发人深省。市场经济条件下,患者实际上也是一个市场,医生要赢得这个市场,既需要仁心,更需要仁术。仁心是医生必备的品格,但光有仁心远远不够,还必须具有能为患者解除病的精湛技术。仁心仁术,方能悬壶济世、治病救人、成就大德,乃至成为医圣孙思邈所说的“苍生大医”。

  “苍生大医”,这正是安毅珍藏于内心的孜孜以求!

  为了树立大医德,安毅竭力拓展专科研究布局。目前,他带领他的团队对心血管疾病研究,已经形成了涵盖全国所有病种的格局,包括整个科研团队对病发肌理研究、对疾病药品的研发、对设备的研发,包括疾病治疗过程中的一些新理论的尝试。心血管病学科是山东省重点学科,其另一块牌子——山东省直属心血管病研究所也是青岛市高血压重点研究所,并承担了国家自然基金、973、国家重点项目、山东省自然项目20多项。可以说代表了整个山东省的水平。

  为了实现大医德,安毅想方设法加强学科硬件打造。他执掌帅印的团体学科实体及虚拟病房,眼下已经达到500多张床,成为山东最大的专科医院。从急诊急救、重症监护、各种心外科的各种复杂疑难手术,包括心内科的绿色通道、冠脉介入手术,目前名列全国前列,并承担了国内心血管专业的主要任务。

  为了弘扬大医德,安毅千方百计扩大社会化服务。他带领他的团队面向整个山东半岛和山东省,把治病救人的战场开辟到了网上,建立了若干网上互动医院,协同十几家医院实现了山东半岛专业化同质化管理。

  2006年5月,青岛广播电台新闻生活频道开辟了一个新栏目:“健康讲坛-安博士话健康”,安毅为首席医学顾问。该栏目以专题形式,主要讲述百姓生活中常见的健康问题,精彩的讲述、高端的指导,一下子吸引住了受众的听觉。目前该栏目已经成为老百姓每周不可或缺的健康必修课,常年听众达20多万人。

  谈起这个栏目,安毅抑不住内心的高兴:从06年5月一直坚持到现在,做健康节目对于我来说,已经是一种义务了,也成了青岛很多人尤其是老年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了。这是一种信任,一种追求健康的依赖。实际上我也比较喜欢这样一种手段,成本不是太高,让最基层的老百姓听到最权威的声音,这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大医精诚》中提到了医者应怎样行医:“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志,普同一等,皆如至尊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律吉凶,护惜生命。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这是含灵巨贼。”仁心仁术、医德高尚是为大医,即大医精诚。

  显然,安毅堪称大医精诚,乃苍生大医也!

  (作者:于永军,军旅作家,中国作协会员、山东省作协全委会委员兼军事创作委副主任)

  通信地址:济南市大纬二路149号中区55号

  邮政编码:250001 联系电话:13310615552

【华新财经网-www.17caijing.com
最新文章
资讯图片
返回顶部